为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对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防控能力,切实保障患者安全,2025年3月21日,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联合质量安全管理部、医务部、药学部组织开展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专项培训。本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示、沉浸式体验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强化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全院高跌倒风险科室及医辅、陪护人员共计200余人参与。
培训开始,呼吸与内分泌科护士长曾小兰对《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团体标准进行了深入解读,结合临床案例详细剖析跌倒风险评估的时机、风险因素及分级管理策略。药学部干事黄锐豪则聚焦“高跌倒风险药物”,梳理了常见药物的副作用及预防措施,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参训人员纷纷表示:“课程内容紧贴临床,对日常风险评估和干预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康复医学科团队的带领下,参训人员现场观摩了轮椅转运、助行器使用等标准化操作演示。通过模拟患者转运场景,团队重点讲解了辅助器具的规范操作、轮锁固定及安全防护要点。“细节决定安全,比如轮椅静态时必须锁定轮锁,这些规范看似简单,却是防跌倒的关键。”一位参与演示的护士感慨道。
本次培训创新设置五大体验区,通过角色互换让医务人员切身体验患者的真实困境:
失衡体验区(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绑下肢固定支具模拟单侧肢体肌力减退或活动受限,感受步态不稳的艰难。
疲乏体验区(老年医学科):负重铅衣、沙袋行走,体验活动耐力不足的疲惫。
视力模糊体验区(眼科):佩戴不同度数老花镜,直面视物模糊的困扰;纱块遮挡单眼视线,感受偏盲患者的困扰。
头晕体验区(神经内科):原地旋转模拟眩晕,挑战平衡能力极限。
如厕体验区(泌尿外科):急蹲急起动作,警惕体位性低血压风险。
“当我自己戴上老花镜时,才真正理解患者为何容易跌倒。这种体验让我们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预防’。”一位参与体验的陪护员表示。
活动尾声,护理部主任姚雪莲作总结发言。姚主任充分肯定了培训成效,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以培促改:各科室需结合培训内容,完善跌倒风险评估流程,落实分级预防措施;二是要以练促防:通过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等方式,持续强化团队协作能力;三是要以情促优:从患者视角出发,优化服务细节,构建人性化安全照护体系。
患者安全是医疗质量的核心,防跌倒管理需全院全员共同参与。未来,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将持续推进此类专项培训,深化多部门协作机制,为患者构筑更加坚实的安全防线!
通讯员 | 护理部 林兰方
编 辑 | 李敏妍
审 核 | 姚雪莲
复 审 | 梁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