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那个春意渐浓的3月6日下午,16时10分,D2323次列车如一条银色的巨龙,正穿梭在华南大地的脉络中,满载着归心似箭的旅人,平稳地驶向繁华的广州东站。车厢内,乘客们的交谈声与列车行进的节奏交织成一首和谐的旅行乐章,直到一阵突如其来的广播声,如同不和谐的音符,打破了这份宁静——“紧急通知,4车厢有位乘客突发身体不适,急需医务人员的帮助!”
此时,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三名党员——董徐男、李影、张永生,正满怀期待地坐在列车上,他们此行是为了参加党建培训,以期在医术之外,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然而,当这则紧急广播响起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犹豫,而是本能地站起身,仿佛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迅速向4车厢奔去。
走进4车厢,一股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他们发现,一位年轻的女性乘客正闭目靠在车厢壁上,脸色苍白如纸,双手紧握,显然正承受着极大的不适。她轻声细语地说着自己胸闷、心慌,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助与恐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董徐男、李影、张永生三人迅速进入角色,启动了他们无数次在医院急救中锤炼出的标准化流程。
董徐男细心地检查了乘客的瞳孔反应,李影则迅速测量了脉搏,而张永生则耐心地询问着乘客的病史与近期状况。经过一番迅速而专业的评估,他们初步判断,这位乘客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旅途劳累,加上饮食不规律导致的低血糖,同时,旅途中的精神压力也可能加剧了她的不适感。
没有丝毫迟疑,三人立即行动起来。董徐男将温水和糖果小心翼翼地喂给乘客,而李影和张永生则在一旁用温暖的话语安抚着她的情绪,告诉她:“别担心,有我们在。”随着糖分的补充与情绪的稳定,乘客的脸色渐渐恢复了血色,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
列车长闻讯赶来,对三位党员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迅速与下一站点的医务室取得了联系,安排了乘客到站后的进一步检查与治疗。直到确认乘客情况稳定,列车长承诺会妥善处理后,董徐男、李影、张永生三人才告别了这位乘客,回到了自己的车厢。
从医院的手术室到飞驰的列车,从熟悉的无影灯到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他们用行动证明,医者的战场没有边界,只要有需要,他们就会挺身而出。董徐男、李影、张永生,这三位党员用他们的专业技能与人文关怀,不仅拯救了一个生命,更用实际行动擦亮了中国共产党员的金色名片,展现了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专业与温情并重,责任与速度同行的崇高精神。
通讯员 | 党委办
编 辑 | 郭金璇
审 核 | 周德宽
终 审 | 梁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