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作为人体的“净化站”,每天默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出废物和调节水分的重要任务,是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核心器官。然而,肾脏病早期症状往往隐匿,许多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进入中晚期,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因此,普及肾脏病防治知识刻不容缓。
肾脏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被忽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警惕肾脏病的可能:
1.水肿:晨起眼睑、面部水肿,劳累后下肢水肿,休息后不消退。这是由于肾脏排水功能下降,导致体内水分潴留。
2. 泡沫尿:尿液中出现大量细密、经久不散的泡沫,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受损。
3. 尿量异常:正常人每天尿量约1000 - 2000毫升,尿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肾脏疾病的信号。如夜尿增多,夜间排尿次数超过2次,且尿量超过白天尿量,也需引起重视。
4. 高血压:肾脏疾病可引起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损害肾脏。若血压突然升高且难以控制,应检查肾功能。
某些人群患肾脏病的风险较高,需重点关注:
1.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血管和肾小球,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
2. 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增加肾脏负担,损伤肾脏。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定期进行肾脏检查。
3. 肥胖人群: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增加肾脏负担,引发肥胖相关性肾病。肥胖者应积极减重,改善生活方式。
4. 有肾脏病家族史者:遗传性肾脏病具有家族聚集性,此类人群应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预防肾脏病,需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
1.合理饮食:减少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避免食用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2.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肾脏病。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 - 23.9之间。
4. 慎用药物:许多药物对肾脏有损害,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用药前应咨询医生,避免自行用药。
5. 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病,及时治疗。
一旦确诊肾脏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肾脏健康关乎生命质量,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肾脏健康,远离肾脏病的困扰。
通讯员 | 肾内科 文辉
编 辑 | 郭金璇
审 核 | 邱炽昌
终 审 | 梁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