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医学检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常用检验项目之一,血常规检查采血方式主要为末梢和静脉血两种。目前,静脉采血检查血常规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的首选。这些抽血方式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心脏、动脉、静脉以及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共同构成。目前我院主要有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两种方式。
静脉血:通常从肘部静脉抽取,采血量较大,适用于肝肾功能、血脂血糖、传染病筛查、激素检测等需要大样本量的临床生化、免疫学及特殊实验检查。
末梢血:则是通过刺破手指等肢体末梢的毛细血管采集而来,采血量少,操作简便,尤其适用于小儿血常规检查和快速血糖测试等场景。
操作简便且安全:手指作为人体体表最为灵活和裸露的部位之一,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同时,手指尖部毛细血管网丰富,且没有较大的动脉和静脉,因此取血既能满足临床需求,又能有效避免大量出血的风险。
弊:
循环较差影响结果:尤其在寒冷季节,末梢血液循环减缓,可能导致出血不畅或形成凝块,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因素影响大:采血时穿刺的深浅、医护人员的动作快慢以及挤压时的力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血液质量,如混入过多组织液则会导致结果异常。
采血量有限:末梢血采集量相对较少,一旦遇到需要复查可能因血量不足而需重新采血。若遇到特殊异常结果需进一步分析时,无法人工镜检阅片。
采血前准备:鉴于末梢血液循环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特别是在寒冷天气下,建议患者提前对手指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若需进行多项末梢血检验,更应注意控制采血总量以避免过度挤压导致手指不适。
采血中配合:采血后,请务必按照医护人员的指示牢固按压止血棉球,切勿自行挤压或观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出血。
采血后护理:部分患者在采血后可能会出现手指轻微肿痛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可在一两天内自行消退。但若肿痛持续不减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咨询。
重采准备:如遇特殊情况需重新采血时,请保持冷静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为减少重复刺激带来的不适,可考虑更换手指进行采血。
通讯员 | 医学检验科 李雅婷
编 辑 | 郭金璇
审 核 | 何思杰
初 审 | 郭金璇
复 审 | 沈伟锋
终 审 | 梁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