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和乙型流感(简称甲流和乙流)是由两种不同类型的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疾病。这三种病毒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而感染。12月至次年2月是该流感的发病高峰期,因此,在这个时候,更要提高警惕。
甲流、乙流常常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肺炎的症状与甲乙流相似,但可能更为严重,常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1.保持手卫生: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防范手段之一,在进食前后、使用厕所后或与他人互动前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务必认真洗手,避免病毒通过手部传播。不用脏手揉眼、鼻、口等黏膜部位皮肤。
2.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医疗机构、人多场所等佩戴口罩,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重。口罩是有效阻断飞沫传播的屏障,帮助减缓病毒传播速度。
3.减少聚集:避免在人多拥挤的场所停留过久,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4.避免近距离接触:尽量避免与有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时。
5.提高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方式,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6.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7.注意保暖:寒冷的天气容易使人抵抗力下降,病毒趁虚而入,因此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8.开窗通风:在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经常开窗通风,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在这个特殊时期,要特别提醒家中的儿童、老年人和有慢性病史的人,他们的免疫系统可能较为脆弱,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如果您或周围的人出现不适症状,请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近去发热门诊就诊。
供稿 | 感染性疾病科 冯培琳、曾小容
审核 | 一审:沈伟锋 二审:梁洪浪
校对 | 一校:郭金璇 二校:梁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