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公顶脚下,杏林花盛开。
不断扩大医疗专家团队、增至12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客服人员专业服务、肿瘤放疗中心将建成启用、新住院大楼建设稳步推进……短短几年时间,我院抓住医改的机遇,从二级综合医院向三级甲等医院目标迈进。
五年一个刻度,全院医疗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五年一个跨越,全院医疗质量实现大跨越。
“患者至上,让群众在我院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是全院上下一直努力的目标。”我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罗清华说,“十二五”期间,我院全院上下狠抓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打造医院优质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专科建设,推进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让医院管理、科技水平、服务功能迈上新台阶。
67年间不断自我蜕变和完善
我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健康医院,是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医院,同时也是淡澳地区规模最大的公立综合医院,承担了该地区主要的医疗、急救、预防、保健、科研与教学工作。
“爱院、团结、优质、奉献、进取”,全院上下一直秉承这种精神,坚持“管理立院、科技兴院、与高等医学院校合作”的治院方针,不断开拓进取,推进医院向前发展。
67年的风雨历程,我院逐渐实现了自我蜕变与完善。无论是在临床医疗还是科研学术方面,都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1995年,我院通过国家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并先后被授予“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抗击非典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是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2014年5月,该院升格为三级综合医院。
我院还根据临床的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先后引进了美国GE64排容积CT、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影像增强血管造影机、数字化多功能X射线、数字化X光摄片系统,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全数字化平板乳腺钼钯机等大型医疗设备近400台(套)等,使医院的医疗装备水平跻身于全市同类医院的先进行列。
建新住院大楼改善就医环境
临近淡澳河边,一处40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重型机械在地上打桩,这是我院正在按三甲医院标准进行改扩建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按照项目建设计划,这里要新建一栋17层高的住院大楼,建设包括裙楼、塔楼、停车场、医疗废水处理等配套工程。
“我院是惠阳区的一家大型公立综合医院,去年门诊、急诊人数达到140万人次,住院患者有4.1万人次,手术人数达到1万多例。”罗清华说,随着惠阳、大亚湾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聚居的人口越来越多,按照医院现有医疗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比如医院住院人数经常超饱和,经常需要增加病床,门诊就医人数也很吃紧。
新住院大楼作为惠州市、惠阳区的民心工程之一,在去年6月动工,占地面积约447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8830平方米,总投资约3.3亿元,计划于2017年8月完成工程施工。建成后全院病床总数将达到1500张,以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问题。
新住院大楼建成启用后将以现代完善的配套设施、科学合理的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和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新住院大楼启用后,大大改善就医环境,同时我院还要引进最先进的高精尖医疗设备,让患者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罗清华说。
重点专科建设带动医疗水平提升
从2013年普外科、骨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新生儿科获得市第一批临床重点专科,到2015年妇科、产科、儿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获得市第二批临床重点专科,我院把专科建设作为每年各项重点工作中的首位来抓。
“在学科建设上,有计划、有层次的培养推出,通过重点专科的引领作用,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使全院科室建设呈现出梯队推进、竞合发展的生动局面。”罗清华说,医院相关临床专科在区域内达到领先水平,成为医院更好更快发展的助推器,为该院申报省级乃至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奠定基础。
3年12个专科晋升市级队,离不开人才团队、科研的支撑。罗清华认为,人才建设、科研创新是医院发展不竭的内生动力。
该院在人才建设方面,坚持引育结合、以育为主的原则,加快创新型人才体系建设,建立了人才库,目前我院已有惠州名医1人,医学硕士47人、正高职称30人、副高职称97人、中级职称221人。按照计划,我院每年组织院内专家开展专题授课,进行多次全院内部培训以及派优秀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专项业务知识和技能;同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用医校联动、现场招聘、网上招聘、发动职工引荐等办法进行多渠道引进人才。
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引领,能带动一个团队不断提升,院内资深专家对年轻医生进行传帮带,让人才梯队不断延续。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我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今年该院重点招聘高层次人才;同时我院邀请院外专家定期来院开展研究、指导临床工作,并作专题讲座。
着力人才队伍建设,结下的是科研创新的硕果。2015年该院共有20项课题获市科技局立项,其中11项课题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全院医务人员共发表论文151篇,其中有3篇为SCI论文。
提升就医体验力求规范化
“医院发展思路的制定,政策措施的出台,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患者需求、提升患者体验。”罗清华表示,这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体现,更是我院“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办院理念的体现。
从2014年7月开始,我院邀请第三方公司对其质量管理流程体系和服务体系进行了指导设计,更加夯实服务基础、优化服务流程,最大限度方便患者检查预约,缩短患者检查结果出报时间,让患者便捷接受规范化治疗。
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和培训、实施,该院探索出一条从“以业务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服务模式,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均得到进一步提升,赢得患者点赞。
“大爷,路面有点湿,我扶你,你是哪里不舒服,想看哪个科、找哪个医生看病?”这是目前出现在我院就诊大厅上温馨的一幕,导医热情服务就诊患者。“让每位患者都能享受到星级酒店的导引服务,这只是我院优化服务体系中的一角。”罗清华告诉记者,2015年8月,该院成立客户服务部,完善前线服务,加强咨询、预约、导诊、分诊、投诉接待等职能。
环顾就诊大厅四周,环境舒适宽敞,患者不急不躁,这得益于医院的服务环境建设。据介绍,我院于近年统一全院VI系统识别,使院内宣传规范化;进行科室5S管理,改善工作环境;优化医院布局改造,实施一门诊大厅、妇儿中心大厅、急诊科、体检中心布局改造,提升医院形象。
“‘优质服务体系’和‘质量管理流程体系’建设将是我院很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罗清华表示,接下来,我院继续以三甲医院为标准,落实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以重点专科为抓手,大力提高医疗质量,推进医院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斥巨资推进全院信息化建设
到我院就诊,你会发现就诊很方便,经过诊断后,只要一刷就诊卡,医生就能快捷、精准地在电脑上开好处方,你只要带着就诊卡去刷卡缴费取药就行了,整个流程非常快捷,而复诊时刷就诊卡,以前的病历也即时显示,“不需要带大量就诊资料复诊,真方便。”患者刘女士对该院的信息化建设竖起大拇指点赞。而这只是我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为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我院投入2000多万推进全院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完成中心机房、网络线路的升级改造;开展“云”建设,引入HP私有云;完成网络安全改造,将核心数据隔离,更合理更安全地对网络进行保护和管理,有效防止病人信息泄露;完成骨干网络升级改造,将骨干网络由1000兆升级到10000兆网络,同时将到端网络由100兆升级到1000兆网络,提高网络访问速度和网络带宽;妇儿中心诊间电子呼叫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由诊间医生对病人进行电子呼叫,就医秩序明显快捷有序。 “今年,我院继续加大对全院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重点推进无线网络布设。”罗清华说,我院计划在两个手术室进行新的数字化手术麻醉系统建设,同时推进医生无线查房、护士无线护理系统使用,同时引入远程教学、远程会诊系统,开放远程会诊室;连入惠州统一的预约挂号平台,实现患者上线预约挂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