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丨警惕身边的“白色瘟疫”——肺结核 | ||
2021-3-31 | ||
结核病 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 在以前 结核病被称为“痨病” 在那些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 不少人甚至是名人都是死于“痨病” 比如林徽因、肖邦、鲁迅......
3月24日 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为了保护家人和自己的健康 这些结核病防治知识 我们要清楚
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 “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到底什么是结核病?
![]()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前两位。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道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结核病的表现症状
2.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烧、胸疼、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3.怀疑得了结核病,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各县(市、区)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1、及早发现肺结核患者。 如果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如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时,要高度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医生在接诊时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后,应及时进行结核病检查和诊断,对所有诊断的肺结核患者进行传染病报告,并将患者转诊到辖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2、严格的患者治疗管理。 区级结防机构组织落实对确诊患者的治疗管理工作,由患者居住地社区卫生医务人员开展肺结核患者的督导服药管理,确保患者规律、全程完成抗结核治疗,达到治愈目的。 3、培养患者卫生意识。 肺结核病患者除了积极配合治疗管理外,也要注意卫生习惯,出行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掩口鼻避让他人、不随地吐痰可以有效减少结核病传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所有疾病。 4、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掌握基本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倡导大家踊跃成为结核病防治志愿者,广泛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为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努力。
结核病的危害严重
如何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所以肺结核病人不论是在咳嗽、咳痰、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的时候都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这些飞沫被周围人群吸入就会造成肺结核感染。 传染期肺结核患者应该坚持隔离治疗,独居一室,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封闭场所。 传染期的患者去公共场所时应主动佩戴口罩,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用纸将痰包起来进行焚烧。病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肘部掩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对他人,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 ||
|
传真:0752-6518637 外购药专项举报电话:15811924488